現場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復:
a、鉛,鉻,鋅,銅,鎘,汞和砷是修復項目中發現的最常見的金屬污染物之一。金屬濃度高于人類健康風險 的指標。
b、含鉻廢水的不合理排放和鉻礦礦渣的隨意堆放使六價鉻(Cr(Ⅵ))暴漏在地下環境中,Cr(Ⅵ)劇毒,可使人體細胞癌變,在地下環境中易遷移,故地下水鉻污染治理和修復工作意義重大。 多硫化鈣原位修復技術能較大程度的修復Cr(Ⅵ)污染地下水,具有操作簡便、安全性高、投資少、對地下水環境擾動較小等優點,近年來取得人們的高度關注。
c、多硫化鈣投加量為Cr(Ⅵ)濃度的3倍(摩爾比)時,多硫化鈣對鉻污染水體的處理效果較好,出水Cr(Ⅵ)濃度低于GB/T1448-93地下水質量標準III類標準,繼續增加多硫化鈣的投加量,鉻去除率保持不變
d、含鉻水體水環境呈中性、弱酸性或溫度較高時,有利于Cr(Ⅵ)從地下水中去除,可縮短Cr(Ⅵ)修復所需時間;當鉻污染地下水中含有Mn2+、Fe3+時,Mn2+與Fe3+對多硫化鈣與Cr(Ⅵ)反應起促進作用;當鉻污染水體中含有高濃度SO42-、NO3-時,不抑制多硫化鈣與Cr(Ⅵ)的反應。實驗結果表明,當多硫化鈣的投加量是六價鉻摩爾濃度的3倍,影響距離為60.00cm,出水Cr(Ⅵ)濃度低于GB/T1448-93地下水質量標準III類標準(0.05mg·L-1),持續修復時間較長,對地下水pH、Eh擾動較??;水環境Ca2+濃度、SO42-濃度遠遠低于GB/T1448-93地下水質量標準III類標準(450mg·L-1,以CaCO3計;250mg·L-1);多硫化鈣的注入量使含水層的滲透系數降低,增大多硫化鈣的注入量容易造成含水層堵塞現象。